央视《年话民法典》播出,你看了吗?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施行。这部凝聚了几代法律人殷切期盼的世纪大典,经历了怎样艰难而漫长的编纂历程?人格权单独成编,完善隐私权保护,明确网络侵权责任,细化防高空抛物措施,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民法典的诸多创新举措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了怎样的法律保障?又向世界展示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多位参与民法典编纂的法学家、文化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民法典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法律讲堂》文史版春节系列节目《年话民法典》,敬请关注。
2月8日播出(一)“典”亮中国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为什么要用民法典代替原来的九部相关法律?民法典又为什么称“典”?民法典被称为普通百姓“民事权利保护的宣言书”,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着怎样的关系?它还被王轶教授称为国家和民族的宣言书。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时刻,民法典又将对中国的社会转型起到怎样的作用?
▲第一期主讲嘉宾
2月9日播出(二)人格尊严(上)
“人格权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最大的亮点,这也是立法史上的独创。那么,“人格权独立成编”回应了我国社会的何种需求?民法典中,在隐私权中首次增设“安宁权”,它将对我们的美好生活提供怎样的保障?民法典中,又为何针对性骚扰专门立法?依照民法典的规定,为防止性骚扰的发生,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负有怎样的法律义务?
▲第二期主讲嘉宾
2月10日播出(三)人格尊严(下)
高科技和信息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虚拟世界中,我们的肖像、姓名等权利能否获得同现实世界一样的保护?随着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声音对人们具有了越来越大的重要性,依照民法典的规定,模仿、盗用、修改他人声音等又会侵犯何种权益?
▲第三期主讲嘉宾
2月11日播出(四)弘扬传统美德
近些年,见义勇为不断引起热议,民法典有哪些手段为义举护航?见义勇为造成二次伤害能否免责?见义勇为者受到伤害又能否获得补偿?现代社会,拾金不昧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民法典对此做了怎样的规定?捡到遗失物时,拾得人是否可以收取“必要费用”?悬赏找寻遗失物,又能否中途反悔?见义勇为和拾金不昧,本是传统美德,民法典用法律形式进行规范,究竟有何深意?
▲第四期主讲嘉宾
2月12日播出(五)维护诚实守信
诚信原则,是指所有民事主体在从事任何民事活动,包括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时,都应该秉持诚实、善意,不欺不诈,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诚信原则被称为民法的“帝王条款”,本期节目将结合案例,介绍民法典诚信原则在合同编中的具体体现。
▲第五期主讲嘉宾
2月15日播出(六)保障业主权益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区越来越多,邻里矛盾、物业纠纷也随之增多。表决难、公共维修资金启动难、小区共有部分收益归属不明、物业服务事项“不清不楚”,这些一度困扰小区业主的难题,民法典给出了最终的答案。本期节目将介绍民法典如何化解小区邻里纠纷,以及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切实保障业主权益。
▲第六期主讲嘉宾
2月16日播出(七)保护继承权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和家庭财产日益增多,关于财产的继承问题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民法典把继承单列成编,回应了我们当下社会哪些现实需求?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增加遗嘱形式,民法典继承编诸多立法亮点引发关注。它传承了怎样的优良文化传统,如何全方位保护公民的继承权和财产权?
▲第七期主讲嘉宾
2月17日播出(八)维护老有所依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为保障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民法典出台了意定监护、遗赠扶养等一系列创新条款,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同时,优良家风条款、设立居住权保障以房养老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也为解决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第八期主讲嘉宾
2月18日播出(九)协调婚姻家庭
民法典设置30天离婚冷静期,引发社会热议!强化道德约束、增加离婚损害赔偿、离婚补偿,民法典相关条款与原婚姻法相比,有哪些显著变化?针对夫妻共同债务问题,民法典怎样保障配偶的知情权、同意权,让债务分担更公平?
▲第九期主讲嘉宾
2月19日播出(十)行有所安
民法典怎样保障“头顶上的安全”,对危害极大的高空抛物有什么新规定?规范文明乘车,应对交通事故、救助伤者,民法典有哪些新规定、新亮点?民法典守护“脚下的安全”,应对道路交通事故,民法典怎样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第十期主讲嘉宾
2月22日播出(十一)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
“规范公权力 保护私权利”是现代法治核心立法理念。然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被模糊,甚至被执法机关与许多公民混淆。那么什么是公权力?什么又是私权利?公权力在行使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原则?私权利什么情况下必须让位于公权力?
▲第十一期主讲嘉宾
2月23日播出(十二)践行绿色原则
民法典当中加入“绿色原则”“绿色条款”,是世界首创的中国方案,它继承发展了怎样的历史传统与智慧?遭遇生态危害或环境侵权,我们有哪些维权途径?民法典如何破解举证难、赔偿难,从而方便老百姓维权?民法典总则与三个分编对绿色原则做出系统规定,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哪些影响?
▲第十二期主讲嘉宾
2月24日播出(十三)回应信息时代
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时代,海量的数据在虚拟世界中穿梭往来,它给我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也加大了信息和隐私泄露的风险。信息化就像一柄双刃剑:信息精准推送,量身满足需求,是否会形成“信息茧房”,束缚人们的眼界?信息技术加快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又该如何看待一些人成为“数据贫民”的危险?有专家指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是21世纪法律遇到的最严峻挑战,那么,在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保护方面,民法典做了哪些努力?
▲第十三期主讲嘉宾
总编导:张振华
编 导:孙辉刚、李民德、李让
2021版:婚假、产假、年休假、病假、事假、哺乳假等21类规定和待遇一览表